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
:::

中部地區重要產業

首頁 > 中部地區重要產業 > 中部地區雜糧特作產業現況

中部地區雜糧特作產業現況

中部地區雜糧特作產業現況

 

中部地區 ( 臺中、彰化及南投 ) 雜糧作物包括落花生、甘藷、小麥、硬質玉米、薏苡、蕎麥及高粱。中部地區雜糧作物栽培面積以彰化縣最多,臺中市次之,南投縣最少。 彰化縣雜糧特作栽培地點集中於二林鎮、芳苑鄉及大城鄉等地區;臺中市則集中於沙鹿區、龍井區、大肚區、大雅區等地區;南投縣集中於竹山鎮等地區。

 

品項

 

中部地區雜糧特作產業

落花生

落花生 中部地區栽培面積彰化縣為3,283公頃、臺中市為372公頃,南投縣為13公頃,總產量 8,215 噸,主要栽培區域為彰化縣大城鄉、芳苑鄉及臺中市沙鹿區。栽培品種以’臺南 11 號’、’臺南14號’、’臺南選 9 號’、’黑金剛’、’立枝仔’及’立枝子反’為主,栽培期臺中地區以第 1 期作為主,彰化地區第 1 及第 2 期作均有栽培,盛產季集中於 8 月及 1 月,主要用途為加工用或炒培食用,少部分作為油用。
甘藷 甘藷

甘藷栽培面積彰化縣為1,319公頃、臺中市為823公頃,南投縣為68公頃,總產量約 60,000 噸,主要栽培區域集中於彰化縣大城鄉、芳苑鄉及臺中市沙鹿區與南投縣竹山鎮,此外彰化縣二林鎮另生產有甘藷茶等產品,栽培品種以’台農 57 號’、’臺南64號’、’台農 66 號’及’栗甘藷’等品種為主,可週年栽培,但主要栽培期在臺中地區為 1 期作,在彰化地區則 1 、 2 期作均有栽培,盛產期為 7-9 月份,用途主要供鮮食用。

小麥

小麥

近年來中部地區平均栽培面積300-400公頃,以彰化縣大城鄉、二林鎮、臺中市大雅區為主要產區。主要栽培品種為台中選 2 號,另也有少量台中35號及36號試作,栽培期為冬季裡作,盛產於 3-4 月份,大雅區主要供作金門種植小麥之種原,其他產地則供作麵粉加工使用。

薏苡

薏苡

中部地區佔栽培面積 75 公頃 左右,產量約 200 公噸,以臺中市大雅區、彰化縣二林鎮及南投縣草屯鎮為產地,主要栽培品種為’台中 3 號’及’臺中育4號’。其栽培期集中在春作及秋作,主要產期為每年5~6 月及11~12月。

蕎麥

蕎麥 蕎麥栽培集中於中部地區彰化縣二林鎮及臺中市大雅區,面積約 40 公頃 ,栽培品種為甜蕎’台中 5 號’及苦蕎’台中 2 號’。其栽培適期為冬季裡作,主要產期為 1~2 月。
大豆 大豆 中部地區大豆栽培集中於彰化縣及臺中市臨海鄉鎮,以彰化縣二林鎮、彰化縣大城鄉、芳苑鄉、臺中市大肚區及大甲區為主要區位,其餘鄉鎮零星栽培,面積約212公頃 ,栽培品種為’臺南3號’、’臺南5號’、’高雄選10號’及’金珠’。其栽培適期為二期作,播種期為8月下旬~9 月下旬。
高粱 高粱 高粱栽培集中在金門縣,栽培面積約1,874公頃,產量約2,887噸,主要栽培品種為高粱’台中5號’,主要作釀酒用。近年來金門酒廠股份有限公司製酒改用糯性紅高粱並開始試種’兩糯1號’及’豐糯1~3號’等糯性紅高粱品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