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與農產加工研究方面
生物技術與農產加工研究方面
一、建立作物抗病分子標誌輔助育種技術與應用:
(一) 水稻抗白葉枯病
為增進優良品種抗病性,本場由IRRI引進抗白葉枯病種原,應用與抗病基因xa5、Xa4、Xa7及Xa21連鎖之分子標誌輔助育種選拔,已完成台稉9號與台中秈10號多抗病基因堆疊。
(二) 甘藍抗黃葉病
甘藍黃葉病為真菌性土傳病害,抗病品種之育成可達成農藥減量與環境永續之政策目標,為此,本場建立甘藍幼苗黃葉病接種技術,以評估植株抗病表型;並開發與抗病基因連鎖之分子標誌,應用於輔助抗病育種之前景選拔;為提高回交育種效率,開發甘藍SSR及SNP分子標誌,除作為背景選拔工具,亦應用於育成品種之雜交成功率檢定。
甘藍幼苗黃葉病接種技術,感病品種(A與B)及抗病品種(C與D)接種黃葉病病原菌28天之表現狀況。
甘藍抗黃葉病分子標誌MTK-1、Bol037157與Frg3鑑定結果,R與S分別代表抗病型與感病型同質結合,H代表異質結合型。
(三) 番茄抗黃化捲葉病
黃化捲葉病為全紅番茄產業之重要病害,目前針對媒介昆蟲銀葉粉蝨的藥劑防除效果不彰,育成抗病品種成為者重要防治方式。本場應用分子標誌輔助選種,成功育成堆疊抗黃化捲葉病基因Ty-1/Ty-3與Ty-2之全紅大果番茄-番茄台中11號。
全紅番茄雜交組合抗黃化捲葉病基因Ty-2分子標誌檢定結果,同時帶有R與S條帶者,為成功導入抗病基因之選拔目標。
二、建立香草及保健植物成分萃取技術及開發產品:
為建立香草及藥用保健植物多元化利用模式,本場研發香蜂草加工萃取技術,完成原料生產技術及精油、純露、袋茶、沐浴包等產品研發。近年並針對薑黃、薄荷、紅花三葉草、土肉桂等多種保健藥用作物建立栽培技術與進行保健功效試驗分析。
香蜂草純露、精油、面膜、茶包及沐浴包產品禮盒組
三、開發玫瑰純露生產技術及美妝產品
本場以安全農業生產之無農藥殘毒與高品質的食用玫瑰為原料,研發玫瑰純露萃取技術與應用玫瑰純露於美容保養品的配方技術,開發玫瑰精華液、晚霜等美容保養產品。
玫瑰純露精華液、面霜化妝品組
四、建立紫錐花GAP栽培、基原鑑定與機能性食品配方等相關技術:
紫錐花為風行歐美之保健作物,為推動國內機能性保健作物產業發展,本場建立紫錐花優良栽培技術、採收後加工處理模式、保健成分萃取技術、紫錐花基原鑑定方法與機能性食品配方等多項技術,並取得我國、美國及加拿大紫錐花抗腺病毒與腸病毒專利 (中華民國專利I649088號;美國專利US 10,772,922 B2)。
輔導青年農民栽培有機紫錐花,並媒合生技廠商採購原料,協助開發產品及進入有機通路。
五、紅薏仁機能性食品原料生產技術:
紅薏仁為我國傳統藥食兩用之上品食材,為促進國產薏仁產業發展,本技術萃取紅薏仁精華,建立指標成分分析技術以利開發高機能性之食品原料。本場與農科作院合作動物試驗,證實紅薏仁可改善食用高脂料動物之血液與肝臟中脂質之代謝,攝取高脂飼料之動物均有脂肪肝,其肝功能GOT、GPT指數均上升,而投予紅薏仁之GOT、GPT回復正常。
左:進口糙薏仁、中:進口精白薏仁、右:國產紅薏仁
紅薏仁是帶有麩皮的「全穀薏仁」,薏仁重要的機能性成分含在麩皮中,磨掉麩皮功效就大打折扣了。國產紅薏仁採後全程冷藏保鮮,保持紅薏仁最佳風味和營養。
攝取高脂飼料之動物均有脂肪肝,而投予薏仁漿後可降低血液之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並可改善肝功能,降低GOT、GPT指數。
六、建立紅龍果粉末化技術並開發衍生性應用產品
為解決紅龍果加工原料利用限制性之問題,以及提高加工操作方便性,本場研發紅龍果粉末化技術,將紅龍果開發成粉末原料,可作為紅色天然色素,應用於手搖飲料、粉圓、日式糰子、餅乾、蛋糕、吐司等產品之調色。
紅龍果粉末化技術說明
|
|
|
|
|
|
紅龍果粉末化技術之衍生性加工產品
七、豆類應用於米穀產品中之研究
豆類具有豐富蛋白質與膳食纖維,為良好之植物蛋白質來源,亦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營養物質,澱粉消化速率較慢,可緩和餐後血糖上升,在營養與保健方面具有多種益處。本場開發豆類添加之米穀產品,不僅增添米穀產品中蛋白質及膳食纖維含量,亦為產品增添豆類風味。
不同豆類及混合比例之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