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
:::

近年研究成果

首頁 > 近年研究成果 > 稻作與米質研究方面

稻作與米質研究方面

稻作與米質研究方面

 

一、稻作品種改良:

  1. ‘台中秈197號’:

    105年命名,屬加工用硬秈稻,縮短過去硬秈稻品種 9-12個月的陳化時間,僅需 6-9個月即適合加工,適合製作米粉絲、碗粿、蘿蔔糕、芋頭糕等加工食品,對提高臺灣米食多元化貢獻良多。
     
  2. ‘台中秈198號’:

    107年命名,屬軟秈稻,在維持’台中秈10號’諸多優點的前提下,更提升稻穀產量5-10%,且具有更高的容積重量,節約倉儲成本,作為軟秈稻品種更新的選項之一。
     
  3. ‘台中秈199號’:

    110年命名,係第一個以分子標誌輔助技術、以雜交方式於’台中秈10號’導入3個抗白葉枯病基因的秈稻品種,大幅強化秈稻的抗病性,並保持’台中秈10號’的豐量、優質特性,可作為農藥減量或有機友善栽培的重要品種。
     
  4. ‘台中200號’:

    111年命名,為低直鏈澱粉含量的「半糯性」品種,白堊質低,外觀良好,且米飯軟黏,除了供做一般白米,特別適合以糙米飯或胚芽米飯的型態來食用,可做為國人全穀或高纖米食的新選擇。

 

二、水稻栽培技術改進

  1. 水稻夏季單期作(中間作)栽培技術建立:

    104 年開始研發水稻夏季單期作栽培技術,並配合進行相關品種選育工作,本技術調整水稻栽培時期至 5-10月,同時降低肥料投入量,並可充分利用夏季豐沛的降雨以減少灌溉水投入,且可配合不同雜糧作物的輪作,更提高國產糧食的生產彈性,提高糧食自給率。
     
  2. 水稻智慧灌溉與智慧管理:

    為提高水稻栽培生產的人力效率,以及進一步促進精準栽培管理,108年起加入稻作智慧農業的研發團隊,進行智慧農業的相關研究,包括智慧灌溉系統、無人機遙測之精準穗肥施用模式、AIoT田間物聯智慧栽培、AI稻株判識系統研發等。除了農試單位外,同時與國興資訊公司、中興大學、清華大學、三光米公司、聯米企業等合作,結合產官學三方,使技術研發落地更具效果。
     
  3. 伊娜谷香糯米栽培技術研究與種原純化: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的伊娜谷香糯米為部落的特色水稻品種,因其面臨品種混雜的狀況,加上近年氣候變遷帶來新興病蟲害,部落香糯米的生產與文化受到相當大的影響,本場教導部落農友種原純化相關技術,透過帶領農友自行育苗與去偽去雜使種子品質提升,同時,也導入微生物資材於香糯米栽培,並開發有機友善栽培技術,使部落農友在伊娜谷香糯米栽培過程能兼顧環境生態的永續。
     
  4. 水稻濕式與乾式直播栽培:

    為協助生產者節約秧苗生產的時間、人力、經濟成本,自106年起重啟水稻直播栽培的研究,包括濕式直播與乾式直播。為解決過去直播栽培的問題,以日本之直播栽培為借鏡,研發鐵粉披覆稻種的技術,以降低鳥害、浮苗等問題,更進一步與本地材料研發廠商合作,開發適合臺灣的直播專用鐵粉,且結合無人機進行播種,使新型直播栽培系統更具效率且節省成本。另外,同時開發乾式直播技術,除減少育苗的時間與人力,更具有田間節水效益。
     
  5. 稻米低碳生產研究:

    為因應2040年臺灣農業淨零碳排的目標,本場先建立稻米產品碳足跡資訊,並依其中碳排最顯著的熱點─田間排放、肥料製造端、加工碾米3個階段進行減碳技術研究,結果顯示乾濕交替灌溉、間歇灌溉、收穫後田間稻稈移除皆有助田間溫室氣體甲烷的減排,另外應用合理化施肥與適時採收可降低肥料製造端與烘穀的碳排,作為未來低碳稻米生產的重要策略。

 

三、米質相關研究

  1. 建立米質與澱粉特性資料平台:

    以國內不同品種稻米,建立品種之米粒外觀、理化特性、澱粉特性、升糖指數及澱粉合成相關基因的資料庫,並完成市售進口米與國產米的外觀品質、新鮮度、理化性質及食味品質的調查評估,可作為水稻育種、稻米商品選擇、新商品開發之參考。
     
  2. 適製米漢堡之稻米品種篩選:

    本場與喜生企業合作,分析不同稉稻品種在製作米漢堡時的質地特性與食味品質的相關性。研究使用106年第二期作生產稻米,委由喜生食品公司製作成米漢堡皮,進行官能品評與質地分析。結果顯示’台稉9號’在硬度、附著性及膠黏性較’台南11號’軟黏;’台南16號’硬度略高;’台中194號’綜合表現則為最佳,適合製成高品質米漢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