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
:::

研究彙報第19期-1988年06月出刊

首頁 > 出版刊物 > 研究彙報 > 研究彙報第19期-1988年06月出刊 > 19-3 菜豆的遺傳與育種行為之研究Ⅱ、控制豆莢形狀之最少因子數及其因子作用

19-3 菜豆的遺傳與育種行為之研究Ⅱ、控制豆莢形狀之最少因子數及其因子作用

研究彙報第十九期 , Page 11-20,出版時間:1988-6, 詳細內容

          

菜豆的遺傳與育種行為之研究
Ⅱ、控制豆莢形狀之最少因子數及其因子作用

作者:鍾維榮

      

摘  要

  為 探 討 控 制 菜 豆 豆 莢 形 狀 之 各 種 因 子 效 應 及 因 子 數 , 以 六 個 矮 性 菜 豆 品 系 (種) 為 親 本 。 其 中 OSU 5062 (長 圓 莢 品 系) 為 共 同 親 本 , 分 別 與 其 他 五 個 品 系 雜 交 : 三 個 圓 莢 品 系 , OSU 4883 ; Oregon 91G 及 Slenderette ; 二 個 扁 莢 品 種 , Roma 及 Bountiful 。 包 含 反 交 , 共 有 十 個 雜 交 組 合 。 在 大 部 分 組 合 中 , 控 制 豆 莢 形 狀 之 因 子 作 用 , 累 加 性 比 顯 性 效 應 及 上 位 性 效 應 更 為 重 要 。 在 個 別 上 位 性 因 子 作 用 中 , 長 圓 莢 品 系 5062 與 二 個 扁 莢 品 種 之 雜 交 組 合 中 , 累 加 性 × 顯 性 及 顯 性 × 顯 性 之 交 感 作 用 佔 重 要 地 位 。 最 少 因 子 數 估 計 結 果 , 在 長 圓 形 莢 5062 與 圓 莢 品 系 之 雜 交 組 合 中 , 因 子 對 數 均 小 於 1 。 長 圓 莢 5062 與 扁 莢 品 種 之 雜 交 組 合 為 2 對 與 4 對 。 本 試 驗 結 論 , 一 般 育 種 方 法 如 譜 系 法 、 混 合 法 或 輪 迴 選 種 法 均 可 應 用 於 豆 莢 形 狀 選 拔 。

Studies on the Genetic and Breeding Behavior of Green Beans (Phaseolus vulgaris L.)

II. Number of Minimum Gene and Gene Action of Pod Shape

W. J. Chung

Summary

  The gene action and minimum gene number of pod shape in bush-type green beans were studied in five crosses made from six parental cultivars.

  Population mean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ll the gene effects were found to be contributed to the inheritance of pod shape in all crosses. Additive gene effects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dominance and epistatic gene effects. Among individual epistatic gene effects, additive x dominance and dominance x dominance gene effects appeared to be contributed more to the control of pod shape in the crosses between flat podded parents and 5062.

  The minimum number of gene for controlling pod shape in the crosses between flat podded parents and 5062 was estimated to be about 2 and 4, but the crosses between round podded parents and 5062 showed a very small number of gene, less than one in each cross. The hertability estimates for pod shape ranged from 0.476 to 0.97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