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
:::

專訊第33期

首頁 > 出版刊物 > 臺中區農業專訊 > 專訊第33期 > 突破傳統、創新經營的葡萄神農─黃金水專訪

突破傳統、創新經營的葡萄神農─黃金水專訪

突破傳統、創新經營的葡萄神農 ─黃金水專訪

  

文、圖/曾怡蓉、陳俊位

 

    今年神農獎得獎人之一的黃金水先生是新一代的青年農民。攫笑起來帶點雉氣的他,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畜牧系,退伍後曾經在外地跑業務,多年前因為不景氣, 加上父母年邁,又是家中獨子,因此回到自己的故鄉大村,承接父母親事業開始栽種葡萄。由於從小生長在葡萄園,因此對葡萄並不陌生,但為了學習新知及各種栽 培技術,特地到中興大學的葡萄中心去旁聽進修,並不時到本場向諸多專家討教。其目前經營面積有 11 公頃,主要生產鮮食之巨峰葡萄、蜜紅葡萄,此外並擔任大村鄉葡萄產銷班第 11 班書記,並於 88 年起協同班員共同經營約 0.3 公頃之葡萄園,作為栽培管理之研究,示範新產品之開發及班基金之收入。

 

  結實纍纍的葡萄園,充滿台灣農家未來無限的生機

     

       黃金水先生獲得本屆神農獎之殊榮,其得獎的原因可分下列幾項來說:

生產高品質葡萄

  自 85 年起黃金水先生採用「高品質葡萄生產栽培技術」生產高品質的葡萄,其中巨峰 0.4 公頃、蜜紅 0.2 公頃。將舊園更新植株為「組織培養無病毒健康苗」,減少不良品產生。並率先引用「 X 型」整枝技術,增加枝條通風及日照量,方便田間作業管理,進一步減少病蟲害發生率達 10 %。同時,依照土壤診斷建議,使用「合理化施肥」技術,每年每分地綜合使用有機肥料數量達到 1000 公斤,以避免土壤酸化。實施「草生栽培」技術,種植油菜、苕子等綠肥作物,改善土壤結構,節省除草費用。另採用「微生物防治法」在葡萄生長前期及採收前噴施微生物製劑,來預防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並設置「自動化動力噴灌」,可節省勞力時間,減低生產成本。

精緻果品共同運銷

    黃金水先生為了增加班員收益,結合熱心鄉鄰同好,組織成立產銷班,訂定「共同產銷」辦法,並落實「品管」作業及「分級包裝」,以確保葡萄品質,並設計有 「王牌巨峰」、「大興葡萄」等品牌,拓展直接管道。將三公斤手提式雙層包裝改變為兩公斤「單層包裝」禮盒,提高產品可視度,並節省包裝盒之成本。採用「預 冷」技術,於清晨採果後即送入冷藏庫先預冷再包裝,維持產品之新鮮。並帶領班員配合農政單位,經常參加「展售會」與消費者面對面深度解說,增加產品知名度 及班員收益。

  

   黃金水先生的母親邀請大家每年6月及12月來他家吃葡萄

       

創新性經營及發明

   黃金水先生為提昇新興葡萄產銷班經營水平,訂定該班「高品質葡萄生產作業」標準,製作看板,使班員有共同的依據,提高產品整齊性,開發蜜紅葡萄「夏果套袋」技術,以特殊果袋及控制果粒數在 30 顆左右,減少果粒水分蒸散,使夏果因果損失由 40 %降至 10 %以內。並落實品管作業,於採收前兩週以糖度計全園抽測 3 次,包裝時抽驗 1 次,果實甜度夏果達 17 度以上,冬果達 18 度 以上方行出貨,以確保葡萄品質。利用架高之棚架,改種不同品種之葡萄,作為「葡萄隧道」,以增加觀光景點,吸引消費者前來參觀消費。發起以「共同租地」方 式,建立班之共同事業,創造產銷班新的經營模式,並設計「獎金制」銷售方式,推動班員來共同銷售,擴大班之銷售規模,且開創班員間「共同訂定」生產計劃, 並互相支援勞力、供貨,增加彼此利潤。為了引導班員建立成本觀念,率先將經營管理成本作「紀錄分析」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黃金水先生獨特的「雙色葡萄」及「大興」品牌葡萄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未來的農業將邁入知識經濟的時代,將農業科技及企業化經營有效應用在農業生產上,方可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及競爭力。黃金水先生相信只要肯努力並不斷的 研究改進,善用科技與資訊,一定可提昇葡萄品質,建立優良品牌,必能贏得消費者的肯定,為班員們增加更多更穩定的收入。篤信上帝的他是個虔誠的基督徒,對此次能獲神農獎的殊榮,黃金水說他要感謝的人太多了,而最重要的要感謝他的母親及太太,在他背後給予無限的支持與愛護,而唯一遺憾的是他敬愛的父親在去年過世,無法分享他的榮耀。冀望黃金水先生在未來的農業上信守其的路,堅持他的抱負與理想,為台灣的農業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