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地區蔬菜栽培之現況與展望
台中地區蔬菜栽培之現況與展望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郭俊毅、戴振洋
一、前言
台灣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 候溫暖,非常適合蔬菜之栽培生 產。根據台灣農業年報登錄之蔬 菜計有40餘種,市售蔬菜則逾百 種,種類極為繁多。一般常見之 蔬菜包括十字花科類蔬菜如甘藍 、花椰菜、青花菜、白菜、芥藍 等;葫蘆科類蔬菜如胡瓜、絲瓜 、苦瓜、西瓜等;茄科類蔬菜如 番茄、甜椒、辣椒、茄子等以及豆科類蔬菜如菜豆、豌豆、豇豆等等。近 幾年來,由於國民經濟不斷改善,生活水準持續提高,對蔬菜品質及數量 要求日益提昇,而且蔬菜為民生必需品,提供人們熱量、蛋白質、礦物質 、維生素及纖維素等營養來源,依據85年台灣農業年報統計,民國84年蔬 菜種植面積為 173,048公頃,僅次於水稻及果樹,而平均每人每年蔬菜消 費量高達120公斤左右,顯示蔬菜為大眾生活重要消費食品。
台中地區依農業行政體系的劃分,包括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及台 中市等三縣一市,其土地總面積約為74萬公頃,其中可耕面積19.4萬公頃 ,約佔全台耕地總面積的22.2%。由於台中地區內有高山、平原及坡地等 ,兼具溫帶及亞熱帶氣候特性,蔬菜栽培更富多樣性。本地區蔬菜栽培種 植面積為34,587公頃,約佔全台蔬菜總種植面積(173,048公頃)之20.0%; 又生產量為616,667公噸,佔全台蔬菜總生產量(2,853,486公噸)之 21.6%(表 一),故為台灣重要蔬菜生產地區之一。
表一、台中地區各縣市蔬菜生產面積及生產量
縣 別 |
種植面積 |
佔全台總面積 |
生產量 |
佔全台總生產量 |
---|---|---|---|---|
臺中縣 |
4,894 |
2.8 |
102,515 |
3.6 |
彰化縣 |
19,618 |
11.3 |
347,550 |
12.2 |
南投縣 |
9,171 |
5.3 |
149,377 |
5.2 |
臺中市 |
904 |
0.5 |
17,225 |
0.6 |
合 計 |
34,587 |
20.0 |
616,667 |
21.6 |
資料來源:85年版台灣農業年報。 |
本文乃就台中地區整體蔬菜栽培之現況,加以介紹,並探討未來發展 之方向,希作為本地區蔬菜產業結構調適之參考。
二、蔬菜栽培現況
本地區蔬菜生產種類,以個別作物的栽培面積佔全台栽培面積比率而 言,最重要的10種蔬菜依序為茭白筍、豌豆、香菇、韭菜、花椰菜、甘藍 、蘆筍、蘿蔔、茄子及苦瓜等等,均佔該作物在全台總栽培面積之27.7%以上,其中茭白筍、豌豆及香菇的面積(或產量)佔全台之比率分別為 89.9%,86.1%及81.7%(表二)。換言之,上述三種蔬菜為本地區重要地方特產。
表二、台中地區重要蔬菜栽培面積,以佔全台面積比率排列
蔬菜種類 |
面積(公頃) |
佔全台栽培面積(%) |
---|---|---|
茭白筍 |
2,491 |
89.9 |
豌 豆 |
1,626 |
86.1 |
香 菇 |
2,196* |
81.7 |
韭 菜 |
598 |
69.5 |
花椰菜 |
2,083 |
58.2 |
甘 藍 |
3,617 |
42.4 |
蘆 筍 |
575 |
40.3 |
蘿 蔔 |
1,525 |
30.2 |
茄 子 |
369 |
28.4 |
苦 瓜 |
721 |
27.7 |
註:資料來源:85年版台灣農業年報。 |
就本地區栽培面積的多寡而言,最重要的10種蔬菜依序為竹筍、甘藍 、西瓜、茭白筍、香菇、花椰菜、豌豆、毛豆、蘿蔔及結球白菜等,其中 竹筍、甘藍及西瓜的栽培面積均達三千公頃以上(表三)。
表三、台中地區重要蔬菜栽培面積,以面積多寡排列(公頃)
蔬菜種類 |
彰化縣 |
台中縣 |
南投縣 |
台中市 |
合 計 |
佔全台% |
---|---|---|---|---|---|---|
竹 筍 |
423 |
757 |
2,484 |
709 |
4,373 |
14.3 |
甘 藍 |
2,175 |
1,069 |
370 |
3 |
3,617 |
42.4 |
西 瓜 |
2,303 |
845 |
132 |
13 |
3,293 |
17.7 |
茭白筍 |
2 |
13 |
2,476 |
0 |
2,491 |
89.9 |
香 菇 |
161* |
1,137* |
898* |
─ |
2,196* |
81.7 |
花椰菜 |
2,062 |
6 |
10 |
5 |
2,083 |
58.2 |
豌 豆 |
1,547 |
20 |
58 |
1 |
1,626 |
86.1 |
毛 豆 |
1,380 |
77 |
4 |
─ |
1,461 |
15.8 |
蘿 蔔 |
865 |
113 |
545 |
2 |
1,525 |
30.2 |
結球白菜 |
996 |
42 |
12 |
3 |
1,053 |
20.0 |
註:同表二。 |
就縣市別來討論,台中縣以甘藍及香菇的栽培面積為多;南投縣以竹 筍、茭白筍及香菇為最大宗;台中市以竹筍(栽培於大坑地區)及空心菜(栽 培於軍功寮)較為有名;彰化縣則以甘藍、西瓜、花椰菜、豌豆及毛豆為 最重要的蔬菜。
本地區各縣蔬菜生產鄉鎮分佈情形,如表四所示。由此可知,芳苑鄉 、埔里鎮之種植面積皆在3,000公頃以上,大城鄉及二林鎮,則在2,500~3,000公頃之間,和平鄉、埔鹽鄉及溪湖鎮則在 1,500公頃左右。至於各類 蔬菜之主要生產鄉鎮及其種植面積,列如表五。
表四、台中地區各縣重要蔬菜生產鄉鎮及其種植面積
縣 別 |
重 要 栽 培 鄉 鎮 及 面 積 (公頃) |
|||||||
---|---|---|---|---|---|---|---|---|
台中縣 |
和平鄉 |
1,558 |
大甲鎮 |
576 |
大肚鄉 |
402 |
潭子鄉 |
363 |
太平鄉 |
320 |
清水鎮 |
313 |
新社鄉 |
307 |
后里鄉 |
154 |
|
大安鄉 |
154 |
|||||||
彰化縣 |
芳苑鄉 |
3,460 |
大城鄉 |
2,995 |
二林鎮 |
2,590 |
埔鹽鄉 |
1,394 |
溪湖鎮 |
1,335 |
北斗鎮 |
996 |
永靖鄉 |
957 |
福興鄉 |
909 |
|
溪州鄉 |
858 |
竹塘鄉 |
646 |
田尾鄉 |
612 |
伸港鄉 |
531 |
|
埤頭鄉 |
485 |
埔心鄉 |
287 |
花壇鄉 |
243 |
社頭鄉 |
223 |
|
二水鄉 |
197 |
田中鎮 |
160 |
彰化市 |
157 |
|||
南投縣 |
埔里鎮 |
3,244 |
仁愛鄉 |
983 |
國姓鄉 |
636 |
中寮鄉 |
512 |
信義鄉 |
498 |
竹山鎮 |
403 |
草屯鎮 |
358 |
魚池鄉 |
357 |
|
名間鄉 |
349 |
南投市 |
272 |
水里鄉 |
263 |
|||
資料來源:農林廳 1996 民國84年台灣省農牧業主要生產地調查報告。 |
表五、台中地區各類蔬菜主要鄉鎮種植面積
蔬菜種類 |
主 要 鄉 鎮 種 植 面 積 (公頃) |
|||||||
---|---|---|---|---|---|---|---|---|
蘿 蔔 |
埔里鎮 |
509 |
芳苑鄉 |
238 |
福興鄉 |
220 |
二林鎮 |
167 |
北斗鎮 |
102 |
溪州鄉 |
69 |
新社鄉 |
56 |
|||
胡蘿蔔 |
芳苑鄉 |
587 |
二林鎮 |
204 |
||||
牛 蒡 |
伸港鄉 |
22 |
||||||
洋 蔥 |
伸港鄉 |
116 |
||||||
青 蒜 |
和平鄉 |
120 |
芳苑鄉 |
40 |
||||
蒜 頭 |
伸港鄉 |
177 |
線西鄉 |
27 |
||||
蘆 筍 |
芳苑鄉 |
303 |
二林鎮 |
201 |
福興鄉 |
22 |
||
竹 筍 |
台中市 |
709 |
埔里鎮 |
485 |
中寮鄉 |
476 |
國姓鄉 |
340 |
太平鄉 |
302 |
潭子鄉 |
291 |
竹山鎮 |
248 |
草屯鎮 |
246 |
|
花壇鄉 |
237 |
南投市 |
200 |
信義鄉 |
139 |
魚池鄉 |
138 |
|
名間鄉 |
119 |
彰化市 |
106 |
|||||
薑 |
名間鄉 |
142 |
埔里鎮 |
92 |
新社鄉 |
39 |
中寮鄉 |
23 |
南投市 |
20 |
|||||||
芋 |
大甲鎮 |
347 |
后里鄉 |
105 |
||||
結頭菜 |
永靖鄉 |
46 |
芳苑鄉 |
41 |
溪湖鎮 |
31 |
二林鎮 |
27 |
北斗鎮 |
24 |
福興鄉 |
18 |
田尾鄉 |
17 |
|||
茭白筍 |
埔里鎮 |
1,229 |
魚池鄉* |
60 |
竹山鎮 |
30 |
外埔鄉 |
5 |
甘 藍 |
和平鄉 |
1,044 |
芳苑鄉 |
489 |
埔鹽鄉 |
375 |
仁愛鄉 |
344 |
二林鎮 |
266 |
溪湖鎮 |
149 |
溪州鄉 |
140 |
大城鄉 |
137 |
|
永靖鄉 |
123 |
北斗鎮 |
101 |
埤頭鄉 |
92 |
福興鄉 |
72 |
|
田尾鄉 |
67 |
竹塘鄉 |
55 |
|||||
結球白菜 |
芳苑鄉 |
195 |
大城鄉 |
141 |
溪州鄉 |
101 |
埔鹽鄉 |
89 |
溪湖鎮 |
76 |
永靖鄉 |
71 |
埤頭鄉 |
39 |
|||
不結球白菜 |
北斗鎮 |
65 |
永靖鄉 |
64 |
田尾鄉 |
53 |
烏日鄉 |
16 |
芥 藍 |
永靖鄉 |
118 |
北斗鎮 |
16 |
||||
大心芥菜 |
大城鄉 |
116 |
||||||
菠 菜 |
和平鄉 |
284 |
仁愛鄉 |
110 |
永靖鄉 |
38 |
||
甕 菜 |
永靖鄉 |
65 |
台中市 |
49 |
員林鎮 |
36 |
大里市 |
29 |
名間鄉 |
20 |
烏日鄉 |
10 |
|||||
莧 菜 |
永靖鄉 |
18 |
||||||
芹 菜 |
田尾鄉 |
44 |
永靖鄉 |
38 |
北斗鎮 |
33 |
||
山芹菜 |
鹿谷鄉 |
3 |
||||||
山蕨 |
魚池鄉 |
17 |
水里鄉 |
4 |
埔里鎮 |
4 |
||
龍鬚菜 |
魚池鄉 |
19 |
信義鄉 |
9 |
水里鄉 |
2 |
埔里鎮 |
1 |
蔥 |
溪湖鎮 |
235 |
大甲鎮 |
118 |
大安鄉 |
102 |
溪州鄉 |
93 |
韭 菜 |
二林鎮 |
196 |
溪湖鎮 |
158 |
清水鎮 |
83 |
埔鹽鄉 |
44 |
田尾鄉 |
38 |
竹塘鄉 |
28 |
埤頭鄉 |
14 |
田中鎮 |
10 |
|
芫荽 |
溪州鄉 |
96 |
北斗鎮 |
81 |
||||
花椰菜 |
埔鹽鄉 |
580 |
溪湖鎮 |
364 |
大城鄉 |
339 |
永靖鄉 |
177 |
芳苑鄉 |
135 |
福興鄉 |
95 |
北斗鎮 |
81 |
田尾鄉 |
57 |
|
埔心鄉 |
38 |
鹿港鎮 |
21 |
|||||
青花菜 |
大城鄉 |
49 |
二林鎮 |
33 |
||||
金針菜 |
魚池鄉 |
33 |
仁愛鄉 |
12 |
||||
胡 瓜 |
二林鎮 |
90 |
水里鄉 |
78 |
芳苑鄉 |
70 |
埔里鎮 |
64 |
竹塘鄉 |
61 |
國姓鄉 |
38 |
|||||
西 瓜 |
大城鄉 |
1,091 |
芳苑鄉 |
558 |
大肚鄉 |
334 |
二林鎮 |
294 |
清水鎮 |
129 |
伸港鄉 |
122 |
埔里鎮 |
122 |
龍井鄉 |
103 |
|
福興鄉 |
81 |
大甲鎮 |
72 |
和美鎮 |
51 |
大雅鄉 |
44 |
|
神岡鄉 |
38 |
潭子鄉 |
38 |
烏日鄉 |
31 |
大安鄉 |
28 |
|
彰化市 |
22 |
沙鹿鎮 |
19 |
|||||
洋香瓜 |
竹塘鄉 |
53 |
溪湖鎮 |
49 |
大肚鄉 |
26 |
||
越瓜 |
埔心鄉 |
6 |
福興鄉 |
6 |
||||
絲 瓜 |
埔里鎮 |
334 |
國姓鄉 |
60 |
新社鄉 |
56 |
水里鄉 |
56 |
魚池鄉 |
55 |
埔心鄉 |
40 |
南投市 |
14 |
草屯鎮 |
12 |
|
冬 瓜 |
北斗鎮 |
102 |
芳苑鄉 |
37 |
清水鎮 |
29 |
||
苦 瓜 |
埔里鎮 |
166 |
溪州鄉 |
55 |
田尾鄉 |
51 |
社頭鄉 |
50 |
埔鹽鄉 |
43 |
二水鄉 |
41 |
埤頭鄉 |
36 |
田中鎮 |
32 |
|
新社鄉 |
27 |
國姓鄉 |
20 |
大安鄉 |
13 |
烏日鄉 |
8 |
|
茄 子 |
埔里鎮 |
59 |
田尾鄉 |
50 |
埔心鄉 47 |
二水鄉 40 |
||
員林鎮 |
19 |
國姓鄉 |
17 |
|||||
食用番茄 |
二林鎮 |
94 |
溪湖鎮 |
81 |
信義鄉 |
60 |
竹山鎮 |
31 |
仁愛鄉 |
31 |
二水鄉 |
18 |
烏日鄉 |
17 |
南投市 |
12 |
|
甜 椒 |
仁愛鄉 |
145 |
信義鄉 |
71 |
芳苑鄉 |
61 |
||
辣 椒 |
二林鎮 |
43 |
芳苑鄉 |
38 |
埔里鎮 |
38 |
信義鄉 |
27 |
四季豆 |
信義鄉 |
80 |
仁愛鄉 |
74 |
水里鄉 |
73 |
魚池鄉 |
53 |
新社鄉 |
53 |
|||||||
長豇豆 |
二林鎮 |
60 |
國姓鄉 |
42 |
埔里鎮 |
42 |
埤頭鄉 |
41 |
田尾鄉 |
29 |
社頭鄉 |
26 |
|||||
豌 豆 |
福興鄉 |
274 |
埔鹽鄉 |
248 |
二林鎮 |
254 |
大城鄉 |
233 |
竹塘鄉 |
165 |
埤頭鄉 |
84 |
秀水鄉 |
55 |
芳苑鄉 |
49 |
|
鹿港鎮 |
48 |
溪湖鎮 |
40 |
信義鄉 |
28 |
和美鎮 |
20 |
|
新社鄉 |
19 |
|||||||
毛 豆 |
大城鄉 |
703 |
芳苑鄉 |
428 |
二林鎮 |
194 |
后里鄉 |
48 |
竹塘鄉 |
46 |
外埔鄉 |
12 |
|||||
皇帝豆 |
信義鄉 |
80 |
||||||
草莓 |
國姓鄉 |
15 |
后里鄉 |
2 |
台中市 |
1 |
||
註資料來源:同表四。 |
三、台中地區蔬菜栽培特色
隨著經濟發展,蔬菜產業結構亦順應時代而轉變。台中地區蔬菜栽培 經由時間、經營及技術的累積,形成台灣特有的蔬菜栽培模式;即蔬菜栽 培種類繁多,複作指數高,夏季高冷地區蔬菜,冬季裡作大宗蔬菜以及部 份利用簡易設施生產。此外,台中地區蔬菜專業區及產銷班數也多。茲就 台中地區重要之蔬菜栽培特色簡介如下:
1.蔬菜栽培種類複雜
台中地區所生產之蔬菜種類繁多,但大都以莖菜類 (如竹筍、茭白筍 、蘆筍)、根菜類(蘿蔔、胡蘿蔔)及果菜類 (豌豆、苦瓜、西瓜)為主,葉菜 類蔬菜則較少,僅有甘藍及結球白菜。根、莖及果菜類蔬菜的優點為耐儲 藏及運輸,但一般栽培時期較長,對短期蔬菜缺乏所發揮的調節作用較小 。
2.複作栽培制度普遍
複作為同一塊土地同時種植二種或三種以上作物的耕作方式,中部地 區彰化縣之溪湖、永靖、田尾等鄉鎮為台灣最著名的蔬菜複作地區。本地 區由於氣候適合蔬菜生長、農民栽培技術高及每戶農民的耕地面積小,為 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及收入, 逐漸發展出複作栽培耕作制度 。複作指數由1910年代的116逐年增加至 1960年代的190。1960年代以後,因工業發展 迅速,大量鄉村勞動人力流向都市,致農村勞力缺乏及工資昂貴。複作指 數呈逐年降低的趨勢。複作方式有花椰菜、甘藍混合蔓性作物,如胡瓜、 番茄、豇豆等;蘿蔔、韭菜混合蔥類蔬菜;亦有葡萄混合花椰菜、豌豆、 番茄及葉菜類等蔬菜。
3.不整地栽培之式微
此種栽培方法為中部地區較特殊的耕作制度。農民在冬季裡作栽培蔬 菜時,喜愛採用不整地方式。其最初的用意為在第二期水稻收穫數天後, 即行種植蔬菜,提早種植可以提早採收,以免耽誤下一期水稻之栽培時機 。其利益為利用剛收穫後之稻田,不行整地,則稻田仍保持相當的水分, 可促進蔬菜幼苗的生長。稻田行整地時,破壞土壤表面,土壤內部所含水 分容易蒸發而乾燥,不足以供給幼苗的生長,尤其台灣冬季氣候較為乾旱 ,雨量少,灌溉不易。採用不整地栽培的蔬菜,最大宗為豌豆,集中於彰 化縣,有數千公頃之多。其他如結球白菜、芥菜、芹菜等作物亦利用不整 地栽培方式。惟目前由於豌豆栽培面積逐年減少,此種栽培方式已不復往 昔之盛況。
4.設施蔬菜栽培
利用設施栽培方式,夏季可遮蔭、防雨,穩定生產並可提高產品品質 ;冬季可保溫、防寒並具產期調節等功能。台中地區設施栽培大體可分成 簡易設施栽培及無土養液栽培兩大類;所使用之設施類型有塑膠布網室(水耕及葉菜類),水平高架網室(葉菜類),矮隧道式覆蓋(洋香瓜及空心菜)等居多。
目前簡易設施栽培技術大致已趨成熟,栽培種類以葉菜類(如小白菜 、空心菜、青江白菜、葉萵苣、油菜、芥藍菜等)及瓜果類(如洋香瓜等)為 多,其他亦栽培茄科蔬菜等。惟此土耕設施栽培易發生連作障礙,需加強 土壤管理,建立良好的輪作制度,而農民已大多會利用不同科的葉菜類交 互輪作,形成理想之栽培模式。簡易設施栽培區主要分佈於永靖鄉、溪湖 鎮、竹塘鄉、台中市及彰化市等地。
台中地區之無土養液栽培蔬菜的種類大致可分成葉菜類與瓜果兩大類 ,因瓜果類栽培技術之層面較高,仍在種植研發中。故無土養液栽培仍以 葉菜類為主,其種類有空心菜、小白菜、芥藍、芹菜、莧菜、茼蒿等等。 目前本地區養液栽培農場共有45處,設施面積合計8.55公頃左右,大部份 採用本場研發改進的動態浮根式水耕栽培系統。
5.傳統裡作蔬菜生產
台中地區的傳統水田裡作蔬菜可分為夏季裡作及冬季裡作兩種型式。 由於水田之夏季休閒期較短(約40天左右),加上夏季高溫多濕,蔬菜不易 生長,故夏季裡作蔬菜較不普遍。至於冬季裡作蔬菜之生產則較為普遍, 此由於水稻第二期收成後至翌年水稻第一期插秧之前的休閒時間約有90~120 天,適合栽培如蔬菜之短期作物,加上此期間(10月至翌年 3月)氣候涼 爽,病蟲害較少,又無颱風豪雨,極適於多種蔬菜之栽培,而且生育極佳 ,產量豐富。在台中地區以彰化縣最盛行冬季裡作蔬菜栽培,其次為台中 縣,再次為南投縣。所栽培之蔬菜種類繁多,其中以豌豆、馬鈴薯、甘藍 、花椰菜、結球白菜、蘿蔔及芥菜等為最多。
一般農友種植冬季裡作蔬菜,最初僅提供農家自給自足之用,後漸次 擴大栽培供銷都市之需,並拓展外銷,以增加農家收益。但由於種植面積 一再擴增,以致產量激增,而且其產期集中,往往會發生供過於求,菜價 偏低之現象。尤其是在第一期作水稻即將插秧時,農田必須全部採收,導 致供需失衡,菜價暴跌,造成農民極大損失。此外,近年來因受國內工資 及各項生產成本高漲,新台幣匯率大幅升值之影響,加以中國大陸地區, 大力推廣,挾其廉價勞力優勢,以及台灣業者轉往投資,競爭國際市場, 使我國原有冬季蔬菜(包括冷凍或新鮮產品) 之外銷量急速萎縮。因出口之 減少,造成原本生產過剩之壓力,更趨嚴重。
6.高冷地區蔬菜生產
台灣夏季溫度偏高,大部份蔬菜生產較為困難,常造成夏季蔬菜供應 不足,價格揚昇。利用海拔高度之差異,平均海拔每升高100公尺,氣溫 可降低0.6℃。所以農民在有利可圖之下,遂利用高冷地區栽培夏季蔬菜 。本地區以台中縣和平鄉、南投縣仁愛鄉及信義鄉為主要高冷蔬菜栽培地 區。蔬菜栽培種類以甘藍為主,其次為青蒜、甜椒、番茄、菠菜等冷季蔬 菜,對夏季蔬菜供應不足具適時補充調節之功效。不過,高冷地種植蔬菜 ,由於超限利用,會造成水土沖刷,縮短水壩壽命;大量使用農藥、雞糞 及化學肥料,除了引起土壤酸化,根瘤病發生嚴重,產量鉅減外,也會污 染水資源。近年來環保意識日增,水土保持日漸受到重視,本項栽培事業 ,備受爭議。此外,高冷地區勞力不足,僱工不易,生產成本日益增加。 因此,在高冷地栽培蔬菜,已面臨需要調整的地步。
7.蔬菜周年生產專業區之設置
區下彰化縣地勢大都為平坦的沖積平原,地力肥沃,灌排水設施一般 頗為完善,氣候適中,全年平均氣溫為22.4度,年降雨量達1300~1500mm,非常適合蔬菜周年生產。目前已於溪湖、永靖、田尾、大城、二林及埔 鹽等鄉鎮設置蔬菜生產專業區,面積達 606公頃。另外在南投縣之信義鄉 亦設置45公頃。合計本區專業區面積為 651公頃,佔全台蔬菜專業區總面 積之28.8%(表六)。己發揮計畫產銷,周年生產供應市場所需之功能。
表六、台中區蔬菜生產專業區設置情形(1995)
縣 別 |
鄉鎮別 |
隊數 |
總面積(公頃) |
---|---|---|---|
彰化縣 |
溪湖鎮 |
10 |
236 |
永靖鄉 |
8 |
156 |
|
大城鄉 |
2 |
85 |
|
田尾鄉 |
3 |
62 |
|
二林鎮 |
1 |
27 |
|
埔鹽鄉 |
2 |
40 |
|
南投縣 |
信義鄉 |
1 |
45 |
合計 |
27 |
651 |
|
佔全台% |
23.2 |
28.8 |
8.蔬菜產銷班之整合及其產銷情形
84年6月底前中部地區已整合完成之蔬菜產銷班共計367班。其中39.8%分佈於彰化縣;34.6%分佈在南投縣;25.1%分佈於台中縣;而台中市最少 僅佔0.5%左右(表七)。
以班員人數分佈看,每班11~20人的班最多,約佔40%;其次為班員 數10人以下之班約佔20%;至於50人以上的產銷班僅出現於原蔬菜專業區 所成立之生產隊,約佔 5%。因受限於產銷班整合要點之限制,大部分之 蔬菜班經營面積皆高於10公頃,並以每班經營11~20公頃者佔最多數。
蔬菜產銷班之主要栽培作物以果菜類佔最多(60%),餘依次為葉菜類 、莖菜類、花菜類、蔥韭類、根菜類及其他類。在葉菜類中主要栽培作物 為甘藍、包心白菜及空心菜;因農民習慣不易更改且種植過多,因此在盛 產期時其滯銷情形亦特別嚴重。莖菜類的栽培則以茭白筍及竹筍為大宗, 主要分布在埔里及太平等地。根菜類方面主要為蘿蔔的種植,蔥韭類則是 韭菜花及青蔥,主要產於溪湖、大甲一帶。至於花菜類在台中地區僅栽種 花椰菜一種;而栽培最普遍的果菜類以菜豆、茄子、苦瓜、胡瓜、絲瓜、 番茄較受歡迎,其他類以香菇栽培較多。
在運銷管道方面有54.9%的班將主要銷售點放在消費地批發市場上; 而在當地設有產地批發市場的永靖、溪湖等鄉鎮及其鄰近鄉鎮之產銷班則 就近運至該產地批發市場販售。其他需進一步加工利用的農產品則多將產 品(例如竹筍)交至工廠,至於銷售至傳統市場或田間賣青者尚屬少見。
在運銷方式上,以共同運銷方式來運銷產品者僅佔一半(50%),自售 或直銷佔33%。而在產銷班中僅43.3%的班有建立品牌或代號,但此品牌 又多以農會或合作社場命名,較少班之自創品牌。
表七、台中地區蔬菜產銷班分佈情形
縣市別 |
班數(班) |
百分比(%) |
---|---|---|
彰化縣 |
146 |
39.8 |
南投縣 |
127 |
34.6 |
台中縣 |
92 |
25.1 |
台中市 |
2 |
0.5 |
合 計 |
367 |
100.0 |
資料來源:本場農業經營研究室戴登燦先生提供。 |
四、未來發展之建議
目前政府正積極推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未來加入世界貿易組 織後,農產品勢必要逐漸開放進口,農業經營勢必遭受衝擊,蔬菜產業亦 難幸免。雖然有賴政府當局擬妥因應對策,期使衝擊減至最小外,最重要 的還需農友本身的調適與因應,以降低對蔬菜栽培之衝擊,減少對農民之 影響。因此,吾人建議應朝以下方向,作為未來蔬菜產業努力方針之參考 ,相信未來台中地區之蔬菜仍為最具潛力之產業。
(一) 栽培技術方面:
- 台灣夏季高溫多濕、病蟲害易滋生,應加強利用早生、耐熱、耐濕及抗病之蔬菜新品種。
- 蔬菜種苗品質好壞與否,密切影響蔬菜的生長與產量,故宜開發新的穴盤育苗系統及育苗技術之應用。
- 目前農村勞力不足,且經營成本以人工費居多,未來以朝省工化、機械化及自動化栽培,以降低生產成本。
- 推展永續農法栽培,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施用有機質肥料,不施用化學肥料,對病蟲害防治採用非農藥防治,殺草劑及生長調節劑亦不使用,儘量使用可再生、再利用之生產資材,以兼顧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育。
- 設施資材之利用,可大幅減輕颱風、豪雨侵襲所帶來的損失,並可提高產品品質。
(二) 產業經營方面:
- 縮減竹筍、西瓜、甘藍、豌豆等耐貯運之蔬菜面積。
- 發展地區特有之產品或不耐長途運輸及貯藏之蔬菜,如新鮮香菇、葉菜類及部分瓜果類。
- 擴大農場經營規模,以突破台灣小農制之瓶頸,以降低營運成本。
- 強化產銷班組織,發揮團隊合作精神,期能透過合作經營方式,提昇競爭力。
- 建立正確經營理念,提高農業經營效率,將農場視為企業來經營管理。
(三) 運銷改進方面:
- 建立生產登記制度,導入「市場導向」之觀念,期達產銷平衡之目標,避免價格異常變動,保障農民及消費者權益。
- 提供正確快速之蔬菜相關資訊,以供農民種植之參考,避免盲目種植,產期過於期中。
- 縮短運銷流程,減少中間剝削及運輸過程損耗,加強辦理共同運銷或直銷工作。
- 加強蔬菜預冷、貯存等採後處理技術之開發及利用,以提高產品價值及延長貯藏壽命。
- 加強分級包裝,建立產品品牌形象,提昇產品價值,以增加收益。
五、結語
台中地區蔬菜產業,歷經各級政府,研究試驗單位,農民團體及農民 長期共同努力下,蔬菜栽培已有顯著而長足的進步,但隨著國際潮流改變 的趨勢下,促使整個國內農業正處於轉型與蛻變壓力當中。因此,我們必 須把目前的現況加以檢討,不斷的調整改進,藉以因應瞬息萬變的國際情 勢,紓解貿易自由化可能帶給農業之衝擊,並可發揮台中地區蔬菜栽培之優勢,如此將更能助益區內蔬菜產業之生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