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害蟲防治曆
豌豆害蟲防治曆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方敏男
一、豌豆於台灣栽培情形
豌豆性喜冷涼乾燥氣候,全台栽培面積4千餘公頃,除少部份內銷外 ,大部份以冷凍或新鮮豆莢外銷世界各地,為台灣冬季重要外銷經濟作物 之一。然而由於甜菜夜蛾、薊馬及斑潛蠅等害蟲危害,常造成質量上的嚴 重損失,農民為防止病蟲危害,確保產量與品質,經常噴施各種殘效性長 之藥劑,不但增加生產成本,造成農藥殘留問題,而且導致害蟲對多種殺 蟲劑產生抗藥性,同時亦傷害害蟲天敵,促使日益猖獗。豌豆為連續性採 收作物,每隔3~4天即需採收一次,對於病蟲害防治藥劑的選擇除考慮藥 效外,同時亦須考量安全問題,否則影響外銷信譽及消費大眾健康至鉅。 為解決上述問題,茲將有關豌豆害蟲種類、發生危害情形及藥劑與非農藥 防治方法提出報告,以供豌豆蟲害防治之參考。
二、害蟲種類及危害情形
(一)主要害蟲
1. 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ubner):
年發生11世代,完成一世代約21~80天,在台灣的分佈非常普遍。在 豌豆上之危害以生育初期(播種後20~60天)較嚴重。成蟲白天棲息於葉背 或植株間較暗處,雌蟲於交尾後將卵產於植株上、葉背或莖上,並以其體 毛覆蓋,卵塊常呈不正形或長條狀。幼蟲孵化後棲息於植株之新梢、花器 或幼莢,尤其在豌豆生育初期,常吐絲結繭於新梢之葉間嚙食心葉,農民 俗稱 "苞仔蟲" ,若不及時防治,常造成缺株,嚴重時甚或廢耕,對於豌豆 之生育、產量及品質影響至鉅。
2. 台灣花薊馬( 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
年發生22世代,終年可見,但以乾旱季節的蟲數最多,其族群消長常 受雨量支配,氣溫以20~22℃為最適溫度,完成一世代約 7~16天,平均9天。食性甚雜,有正式紀錄的寄主植物有25科。豌豆自發芽後,幼嫩植 株、心葉、葉部、花器及豆莢均可危害。心梢被害時,幼葉難展開。花器 中若有若蟲或成蟲聚集除直接危害花器外,尚可危害豆莢,使蒂頭變成灰 白色或豆莢畸型,影響產量及商品價值至鉅。
3. 番茄斑潛蠅 ( Liriomyza bryoniae ):
年發生21~22世代,有兩次發生盛期,第一次在3~6月,第二次在10~12月,其族群發生消長與降雨量及溫度等氣象因子有密切關係。食性甚 雜,被害作物多達36科。成蟲以其口器舔穿豌豆莢或嫩葉表皮,吸取汁液 ,自豌豆發芽後15天至採收期均可危害,孵化後的幼蟲在葉肉中潛食形成 曲折蜿蜒如蛇形的食痕,因此農民俗稱為「繪圖蟲」。
4. 斜紋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年發生8~11世代,成蟲白天常棲息於密葉下或土塊間蔭蔽處,不易 被發現,入夜取食糖蜜、交尾和產卵。每一雌蟲產卵塊數為 2~14塊,總 產卵量高達 400~1600粒。卵多數產於豌豆葉背,卵期2~8日。孵化後之 幼蟲多在卵塊附近群棲,嚙食豌豆莢或葉片。第3~4齡以後常吐絲遷移分 散,且食量大增,被害葉常現缺刻或大孔,嚴重時僅留葉脈及葉柄。至第5齡後常晝伏夜出,但如食物缺乏時,光線弱的天氣或陰雨天也有取食現 象,大發生時有大群移動加害作物的情形,所以也叫「行軍蟲」。
5. 神澤葉璊( Tetranychus kanzawai Kishida):
年發生31世代以上,在20~35℃溫度下,一世代為 9.5~30.8天,40℃以上即可致死,雌雄比約2.5:1,一生交尾多次,產卵期 9天,雌璊產卵 後即死亡。卵期2~17天,平均6.2天,幼璊足 3對,幼璊期1.5~17天,平 均 6.3天,若璊及成璊足4對, 成璊期5~29天,平均11天。根據台中場調 查豌豆發現,冬季在彰化地區偶爾發生,密度並不高,但在新社地區則全 年普遍發生,而且族群密度相當高,於播種後30天至採收期均可為害,生 育初期被害葉片呈銹色斑點,而且皺縮,後期被害呈火燒狀枯萎而落葉, 對豌豆之生育及產量影響很大。
(二)次要害蟲
1. 豌豆蚜蟲( Acyrthosiphou pisum Harrison):
成蟲綠色,一般無翅,部分發育為有翅成蟲。一般以葉背為其主要危 害部位,部分為害心葉,被害嚴重者葉片上覆有一層煤煙,捲縮或萎凋, 影響生育及產量很大。
2. 番茄夜蛾( Heliotis armigera Hubner):
年發生 6~8 世代,成蟲白天棲息於陰暗處所,夜間活動,取食花蜜 、交配及產卵,產卵期12~16天,總產卵量500~1,500粒,粒粒分散於豌 豆嫩葉上、花蕾或豆莢上,幼蟲孵化後初食嫩莖、葉表皮,二、三齡後蛀 入碗莢內危害,幼蟲體色常有變化,多與寄主色澤相似。老熟幼蟲入土中 作土窩化蛹。
3. 豆莢螟( Maruca tesulalis Geyer):
年發生 6~7 世代,各發育期的蟲體,年中皆可見。卵產於豌豆花或豆 莢上,孵化後的幼蟲或捲葉而食,或蛀入豆莢食害,被害豆莢外方留有圓 孔排出蟲糞,頗易發現,老熟幼蟲入土結繭化蛹。
4. 二點小綠浮塵子( Chlorita biguttula Ishida):
年發生8~14世代,夏季一世代約 7天左右,冬季約15~21天。卵產於 豌豆嫩莖、葉柄或葉脈組織,卵形微細、橢圓形、無色,數粒排成一列。 若蟲初孵化後呈淡色全透明,吸食後為綠色半透明,頭大足長,與體軀不 相稱,其後體色漸深而不透明,翅芽亦逐漸發達而與成蟲相似,於豌豆生 育初期危害較嚴重。
三、全期作害蟲發生與防治方法一覽表
防治 |
防 治 時 期 |
防治對象 |
使用藥劑 |
公頃用量 |
稀釋 |
注意事項 |
---|---|---|---|---|---|---|
1~2 |
生育初期(播種後20~45天) |
番茄斑潛蠅 |
75%賽滅淨 W.P. |
0.2~0.4公斤 |
5000倍 |
|
3~4 |
始花期至結莢期(播種後45 天~60天) |
番茄斑潛蠅 |
75% 賽滅淨 W.P. |
0.2~0.4公斤 |
5000倍 |
任選一種 |
5~7 |
連續開花及採收期(播種後60~120天) |
番茄斑潛蠅 |
75% 賽滅淨 W.P. |
0.2~0.4公斤 |
5000倍 |
任選一種 |
四、豌豆全期作各種害蟲發生情形及防治簡示圖
生育日數(天)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
---|---|
生育時期 |
播種 生育 開花 開花結莢採收期 |
防治次別 |
1 2 3 4 5 6 7 |
- - - - - - 發 生 輕 微 ────── 發 生嚴 重 ↓ 防 治 時 期 |
五、防治方法
(一)非農藥防治方法
於豌豆大面積栽培區整個生育期在距地面1公尺處,每隔 25×50 公尺(甜菜夜蛾) 或 50×50 公尺(斜紋夜蛾) 放置一個誘蟲器,每1~2月更換性費 洛蒙一次;並於地面上每隔 4公尺放置一片黃色粘蟲板,當誘滿害蟲時即 更新粘蟲板,以防治薊馬、斑潛蠅及二點小綠浮塵子。
(二)防治藥劑
a. 75% 賽滅淨 W.P. 5000倍
b. 2.8%畢芬寧 E.C. 1000倍
c. 2.8% 賽洛寧 E.C.1000倍
d. 25.3%美文松 E.C. 500倍
(三)防治次別及使用藥劑
1. a+b, 2. a+c, 3. a+b, 4. a+d, 5. a+b, 6. a+c, 7.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