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研究成果


首頁 > 近年研究成果 > 農村生活研究方面

農村生活研究方面

農村生活研究方面

 

  1. 2022-針對宣導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實作型食農教育技術模組的實踐與應用情形,以作為食農宣導課程設計參考。研究目的包括 1.建立食農教育培訓課程模組架構與指標。2.評估食農教育培訓課程模組學習內容與其研習成效。3.完成食農教育培訓課程模組實作進階技術模組,瞭解實踐應用情形。
     
  2. 2022-以科技接受模型為理論基礎,加入相對優勢和相容性為外部變數及安全性為研究架構,來探討青年農民對目前使用的記帳工具之使用態度及意願。研究結果顯示如下,相對優勢及相容性對記帳工具的感知易用性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力,感知易用性對記帳工具的感知有用性及使用態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力,感知有用性對記帳工具的使用態度及使用意願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力。
     
  3. 2021-針對有進行農場經營記帳的青年農民為個案,由經營者特質與農場特性,探討農場收支記帳現狀與行為,瞭解青農對農業資金管理狀況與財務分析需求,到評估農來記軟體學習、應用與輔導狀況,採用質性研究法,以立意取樣選取中部地區6位經營果樹經營之青年農民,運用非結構問卷訪談法收集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可提供相關單位作為記帳訓練課程規劃與未來輔導方向之參考。
     
  4. 2021-以質性深度訪談法,利用半結構式問卷調查中部地區6位蔬菜產業青年農民,透過個案研究分析,將訪談結果之逐字稿編碼,收斂歸納關聯性,以協助青農了解自身經營情形,並作為後續相關單位在推動從農輔導方面的參考。研究結果發現,青農本身雖有成本概念,但是對於作物生產成本仍無法掌握,建議從基本記帳來了解生產成本作為未來重要的經營數據,未來可開發客製化的記帳系統,精確記錄生產成本,以獲得所需的資訊做好財務管理,透過參加農業財務管理課程,逐步利用所學與申請輔導方式,建全農場財務管理。
     
  5. 2020-以70位完成食農教育初階課程培訓人員,包括教師、農會推廣人員及農民等,採前後測問卷調查方式,結果發現:參與培訓者大部分集中於中低年齡層女性,成員多為農民與教師,以來自彰化縣參訓者最為踴躍;受訪者對於食農教育課程反應,呈現非常滿意程度,尤其「服務品質滿意度」>「講師教學滿意度」>「課程設計滿意度」。透過本課程培訓,明顯強化食農教育認知,後測得分顯著高於前測,呈現明顯進步成效。再則食農教育態度與行為意圖間呈現顯著正相關,且宣導人員食農教育正向積極態度,會直接影響行為意圖,表示態度明顯提升行為意圖。
     
  6. 2020-以中部地區146位果樹青農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透過因素分析將關係連結分為功能性與社會性兩構面,從農績效區分為財務面與非財務面,藉此瞭解青農關係連結與從農績效之關係,並應用多元迴歸探討開放性、嚴謹性、外向性、親和性及神經質等五大人格特質,關係連結對於從農績效之影響,發現關係連結構面皆能各自有效預測從農績效,尤其社會性連結大於功能性連結,而開放性人格特質與社會性連結均可有效增進從農績效。外向性人格特質會顯著正向影響功能性連結與關係連結,親和性人格特質則會正向影響社會性連結,開放性人格特質皆會正向影響財務面、非財務面及從農績效。
     
  7. 2019-探討中部地區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2.0措施之執行現況、問題及人力調度模式。以立意抽樣針對臺中農業技術團之兩位農場主、三位準農業師傅及一位農會主辦(調度單位)為調查對象,透過半結構問卷深度訪談,以質性研究方式進行研究彙整比較分析。結果發現,果樹農場季節性缺工集中於6-12月,尤其是疏果、套袋、採收等密集性的勞務工作;而準農業師傅也認為工作熱忱與學習態度,會影響農場主的觀感與評價。準農業師傅在缺工旺季排工已呈穩定狀況,且未來均有明顯從農意向。農業技術團能有效緩解及改善部分農場個別季節性缺工問題。
     
  8. 2019-以中部地區64位完成食農教育課程培育者,包括教師、農會推廣人員及農民等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1.透過培訓課程,明顯強化食農教育認知,後測得分顯著高於前測,呈現顯著進步成效;2.食農教育態度與行為意圖間呈現顯著正相關,宣導人員對於食農教育表現正向積極態度,會直接影響行為意圖;3.食農教育行為意圖在年齡別與工作類別均有顯著差異;另縣市別、年齡別、工作類別,對於食農教育認知呈現顯著差異。
     
  9. 2019-針對中部地區104位果樹青農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經因素分析將關係連結分為功能性連結與社會性連結兩構面,從複迴歸結果發現,關係連結與合作聯盟均會明顯影響群聚效應。功能性連結分別對合作聯盟與群聚效應有顯著影響,社會性連結對群聚效應有顯著影響。合作聯盟對關係連結與群聚效應具有中介作用,關係連結會透過合作聯盟的中介效果對群聚效應有正向影響。
     
  10. 2018-分析食農教育態度對種子教師培訓需求之影響因素,以臺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國中小教師、行政人員與農會推廣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施測,有效問卷共計537份。結果發現:依本研究食農內涵五大面向,食農教育態度同意程度依序為飲食文化、健康飲食、安全生產、地產地消、農事教育。種子教師培訓需求程度依序為健康飲食、地產地消、安全生產、飲食文化、農事教育;食農教育態度能顯著正向預測種子教師培訓需求,尤其地產地消態度與農事教育態度,均為預測種子教師培訓需求之重要因素。
     
  11. 2018-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應用K-means集群分析將中部地區果樹青農可承擔風險能力,區分為保守、穩健及成長共三類型,其結果呈現在從農條件與從農風險,達顯著差異,其中,成長型之從農條件均比保守型與穩健型為佳,保守型之從農風險比起穩健型與成長型較低。再者,針對承擔風險類型與青農可承擔風險能力進行變異數分析,出現顯著差異變項,包括近三年營運資金、每年平均週轉金、耕地面積、年齡、從農年資、從農主要目的、種植品項、可接受農產品價格波動、參與農民組織及與他人分享從農資訊等,均可作為評估青農日後從農條件與承擔風險之重要參考依據。

 

本場辦理農業技術講習暨農業政策說明會,農友出席踴躍 112年產銷履歷達人頒獎典禮
▲ 本場辦理農業技術講習暨農業政策說明會,農友出席踴躍 ▲ 112年產銷履歷達人頒獎典禮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師生一行參訪本場及臺中市園藝產業  
▲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師生一行參訪本場及臺中市園藝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