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國產農產品機能性食品及多元加工技術,促進國產農產品之消費。
建立保健作物優良栽培技術,開發優質保健產品以提高國產農產品附加價值,增加農民收益。
建立重要作物分子標誌輔助育種及品種鑑定技術。
目前有3位研究人員(碩士級2位、學士級1位),1名研究助理、3名臨時人員。
高速離心機1台、無菌操作臺5台、核酸雜交培養箱1台、相位差光學顯微鏡1具、解剖顯微鏡1具、自動免疫光譜分析儀1台、微量震盪均質機1台、聚合酵素連鎖反應儀3台、即時聚合酵素連鎖反應儀1台、毛細管電泳儀1台、核酸影像分析儀1台、二氧化碳培養箱1台、高效液相層析儀3台。食品加工相關之低溫乾燥機1台、熱風乾燥烘箱2台、真空乾燥烘箱1台、冷凍乾燥機1台、單軸擠壓膨發機2台、爆米香機2台、真空封口機2台、腳踏式封口機1台、粉圓機1台、蔬果切片機1台、連續式切菜機1台、磨粉機2台、中藥切片機1台、自動充填包裝機2台、蒸煮發酵設備1套。溫室1棟、加工室1棟。
國產農產品機能性食品及多元加工技術開發。
作物分子鑑定技術開發、分子標誌輔助作物抗病育種。
2020年研發紅龍果粉末化技術,將紅龍果開發成粉末原料,作為紅色天然色素,應用於手搖飲料、粉圓、餅乾、蛋糕等產品之調色,解決紅龍果加工原料利用限制性之問題,並提高加工操作方便性。
2019年應用分子標誌輔助育種技術,堆疊抗番茄黃化捲葉病基因,育成抗病之全紅大果番茄。
2018年建立甘藍幼苗黃葉病接種與抗病基因連鎖分子標誌檢測技術,應用於抗病回交育種。
2016年建立紅薏仁機能性食品原料生產技術,以及指標成分分析方法,可作為生技保健食品原料,生產膠囊、飲品、錠劑等產品。
2016年應用分子標誌輔助水稻抗白葉枯病育種,將抗白葉枯病抗病基因堆疊導入水稻臺稉9號。
2015年研發紫錐花機能性配方及生產技術,輔導農民生產原料,並技轉生技廠商生產紫錐花機能性食品。
2013年檢測梨雜交後裔ACC合成酶基因,可早期篩選耐貯存之實生苗,節省梨耐貯存性狀育種所需的投資達50%。
2010年建立玫瑰純露生產技術,開發玫瑰多元化加工產品,可作為化妝品基底。
2008年建立香蜂草成分萃取技術,開發精油、純露、袋茶、沐浴包等多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