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桔梗智能補光與栽培技術觀摩會
洋桔梗智能補光與栽培技術觀摩會活動花絮
中華民國111年1月25日
洋桔梗色彩繽紛花型多變化,在國內外花卉消費市場需求日益增加,然而臺灣冬季日照不足,影響切花品質與產量甚劇,本場歷經多年研發,已建立冬季智能補光技術,特於1月25日(二)上午10點假彰化縣北斗鎮顏誌佑農友園區辦理「洋桔梗智能補光與栽培技術觀摩會」,期輔導農友精進生產技術以生產最佳品質之洋桔梗切花,帶動產業持續發展。
本觀摩會由本場李紅曦場長與工研院中分院李士畦副執行長、北斗鎮農會張桂連總幹事共同主持,與會貴賓包括農委會科技處湯惟真科長、黃明雅技正、農糧署中區分署歐璟誼課員、農試所莊耿彰系主任、專案經理陳怡婷、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秘書宣大平、臺灣區花卉輸出業同業公會吳淵璋理事長、中興大學陳錦木及陳昶霖助理教授、明道大學陳盈君助理教授,另洋桔梗種苗商、5家洋桔梗輸出業者及主要產區之一的雲林縣虎尾鎮與嘉義縣新港鄉農友與農會亦出席共襄盛舉,顯示本次成果相當受到各界的重視,現場與會人數近200位。
李紅曦場長致詞表示,臺灣洋桔梗於日本花卉市場市佔率高達九成,為提升12~3月花價高峰期之切花品質與增加農民收益,本場與工研院合作共同研發以智能光照演算技術所設計之燈具,應用於洋桔梗電照栽培,可提升切花品質。李士畦副執行長則指出,洋桔梗智慧光源模組使用智慧化燈具,在相同光強度下可大幅降低電費成本及節能減碳,自動化可調式光譜燈照更可精準提升生產效率。
蔡宛育副研究員進一步說明,洋桔梗秋冬季栽培使用智能補光技術,可使盛花期較集中,提高切花品質促進開花率,增加切花長度19%及單枝總花數81.6%,並提早開花且增加切花採收率,增加商品價格。觀摩會中另安排郭雅紋助理研究員說明洋桔梗合理化施肥、許晴情助理研究員介紹洋桔梗常見病害及陳彥樺助理研究員介紹洋桔梗保鮮液。從土壤肥料、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到切花採後保鮮,本場已建立完整洋桔梗產業鏈生產技術。
李紅曦場長最後表示,智能補光可使洋桔梗花期集中,穩定冬季生產,增加高品質切花比率,實質增加農民收益,透過本次農工跨域合作,將研發成果藉由觀摩會技術擴散,落地應用於產業,有助於國內外市場提高洋桔梗切花競爭力。
洋桔梗智能補光與栽培技術觀摩會成功!!!
洋桔梗智能補光與栽培技術觀摩會成功(前排左3為本場李紅曦場長、左2為農委會科技處研發科湯惟真科長、右3為工研院中分院李士畦副執行長、左1為農試所花卉中心莊耿彰育種系主任、右2為北斗鎮農會張桂連總幹事、右1為本場蔡宛育副研究員)。
洋桔梗智能補光與栽培技術觀摩會成功(前排左3為本場李紅曦場長、左2為農委會科技處研發科湯惟真科長、右3為工研院中分院李士畦副執行長、左1為農試所花卉中心莊耿彰育種系主任、右2為北斗鎮農會張桂連總幹事、右1為本場蔡宛育副研究員)。
與會貴賓致詞,由左至右為農委會科技處研發科湯惟真科長致詞說明農工合作能創造更多創新效益、工研院中分院李士畦副執行長說明本次與本場合作研發之洋桔梗補光設備模組內容、北斗鎮農會張桂連總幹事感謝本場與工研院開發新技術造福農民、農試所花卉中心莊耿彰育種系主任肯定本次觀摩會成果、臺灣區花卉輸出業同業公會吳淵璋理事長簡要說明臺灣花卉現況與需努力問題。
由左至右分別為本場陳裕星課長擔任會議司儀、蔡宛育副研究員說明洋桔梗智能補光技術、工研院中分院黃佳霖副工程師說明智慧光源模組原理與效益、郭雅紋助理研究員介紹洋桔梗合理化施肥、許晴情助理研究員介紹洋桔梗常見病害、陳彥樺助理研究員介紹洋桔梗保鮮液效果、顏誌佑農友分享智慧光源模組應用於洋桔梗栽培心得。
工研院中分院黃佳霖副工程師現場展示與介紹洋桔梗智慧光源模組。
觀摩會現場展示不同洋桔梗品種於不同光源下之品質差異(左1與左2為工研院與本場研發藍白光混合與智慧化燈具模組、右2與右1為傳統螺旋燈與對照組)。
觀摩會現場展示智能光源模組栽培下的洋桔梗切花品質差異(圖中為嘉義縣新港鄉農會供銷部陳銘仁主任)。
觀摩現現場展示洋桔梗智能補光等技術與生產栽培技術海報。
上圖為本場蔡宛育副研究員說明洋桔梗智能光源模組對洋桔梗切花品質之提升效益、中圖為工研院中分院黃佳霖副工程師說明洋桔梗智慧光源模組田間操作應用、下圖為花卉產銷班蘇振發班長肯定工研院與臺中場共同研發的智慧光源模組,讓此季節的洋桔梗女王彩粉品種表現相當優良。
洋桔梗女王星空品種田間表現情形,左中為工研院開發之藍白光混合與智慧化燈具模組,其開花率與品質明顯優於右邊對照組與螺旋燈泡。
花卉輸出業者商榮實業有限公司上條秀美總經理蒞臨現場了解洋桔梗智能補光模組,並與李紅曦場長(左2)合影(左1為蔡宛育副研究員、右1為商榮公司郭尚鈞業務人員)。
李紅曦場長(中)與農委會科技處研發科湯惟真科長(左2)、黃明雅技正(左1)、工研院中分院李士畦副執行長(右2)及工研院簡全基組長(右1)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