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
:::

活動花絮

首頁 > 訊息公告 > 活動花絮 > 水稻智慧間歇灌溉與碳盤查平台觀摩會

水稻智慧間歇灌溉與碳盤查平台觀摩會

水稻智慧間歇灌溉與碳盤查平台觀摩會

中華民國113年10月28日

 

  為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農業部門正緊鑼密鼓進行減碳生產技術的研發,其中水稻是臺灣最重要糧食作物,但生產過程將帶來碳排放,因此如何改善現行生產方式,維持產量品質之下,降低生產碳排。因此,本場與田中建新碾米廠及農業試驗所、國興資訊公司、仲闐科技公司合作,執行智慧化的水稻低碳灌溉管理及碳盤查系統化,實際提升稻米低碳策略的效率與整體性。於今(28)日辦理水稻智慧間歇灌溉與碳盤查平台觀摩會,由本場楊宏瑛場長與田中鎮農會張瑞欣總幹事共同主持,且謝衣鳯立法委員更蒞臨會場實地關心,共有逾90名農友參加。

 

  謝衣鳯委員致詞表示,淨零目標是國家層級的重要政策與議題,水稻在減碳上的重要性更高,因此感謝農業部與農改場在減碳相關技術開發上的努力;楊宏瑛場長致詞表示,面對氣候變遷,水稻生產的減碳是農業部與農改場現今最重視的議題之一,故選擇中部地區的穀倉田中鎮作為低碳技術推展的第一站,期待未來以間歇灌溉及其他低碳技術導入,可促進農業淨零的實現。接著由農會張瑞欣總幹事表示,田中鎮除了生產高品質好米之外,未來也積極朝環境永續的低碳稻米生產邁進,農改場過去輔導在地農民提升栽培技術,未來仍持續合作進行減碳的現地驗證與示範。

 

  觀摩會由吳以健副研究員說明溫室氣體與碳排在水稻生產上的重要性,並說明具減碳效益的措施如田間乾濕交替灌溉與適時採收的應用,以及其多重優點。再來由農試所吳東鴻副研究員說明智慧灌溉系統的應用,可以進行不同生育階段的適時灌溉,除了有效降低田間甲烷之碳排之外,更可節水與提升米質,並由建新碾米廠黃哲偉執行長實地操作智慧系統,演示遠端監測水位與操作灌溉的高效精準成效。最後則由國興資訊公司說明本場與該公司共同開發的碳足跡盤查系統,可結合產銷履歷、智慧系統灌溉紀錄及其他栽培管理紀錄,由軟體直接進行碳足跡的計算與彙整,達到碳排透明化的效果,並可提供後續產品碳標籤的申請。

 

  藉由各種減碳技術的導入,可在維持產量與品質的前提下,降低稻米生命周期的碳排,未來經由產、官、研的串連,共同推進農業低碳體系,減緩氣候變遷,維持永續生產。

 

 

水稻智慧間歇灌溉與碳盤查平台觀摩會,現場農友參與擁躍,座無虛席。

▲ 水稻智慧間歇灌溉與碳盤查平台觀摩會,現場農友參與擁躍,座無虛席。

 

觀摩會由本場楊宏瑛場長(右)與田中鎮農會張瑞欣總幹事(左)共同主持,謝衣鳯立法委員(中)特地蒞臨關切。

▲ 觀摩會由本場楊宏瑛場長(右)與田中鎮農會張瑞欣總幹事(左)共同主持,謝衣鳯立法委員(中)特地蒞臨關切。

 

本場楊宏瑛場長致詞表示,農業減碳刻不容緩,農業部與農改場會積極輔導米糧企業與水稻農民低碳技術。

▲ 本場楊宏瑛場長致詞表示,農業減碳刻不容緩,農業部與農改場會積極輔導米糧企業與水稻農民低碳技術。

 

田中鎮農會張瑞欣總幹事鼓勵在地糧商與農民朝低碳生產方式前進。

▲ 田中鎮農會張瑞欣總幹事鼓勵在地糧商與農民朝低碳生產方式前進。

 

建新碾米廠黃哲偉執行長分享智慧化低碳栽培的田間實作,並分享兼顧產量、品質及淨零永續的三贏生產系統。

▲ 建新碾米廠黃哲偉執行長分享智慧化低碳栽培的田間實作,並分享兼顧產量、品質及淨零永續的三贏生產系統。

 

本場吳以健副研究員說明溫室氣體與碳足跡的意涵,以及間歇灌溉、乾濕交替灌溉及適時採收等稻米低碳生產技術及效益。

▲ 本場吳以健副研究員說明溫室氣體與碳足跡的意涵,以及間歇灌溉、乾濕交替灌溉及適時採收等稻米低碳生產技術及效益。

 

農試所吳東鴻副研究員解說智慧化適期灌溉與田間灌溉系統的作法及在稻株健康、田間減碳、水資源節約多方面的優點。

▲ 農試所吳東鴻副研究員解說智慧化適期灌溉與田間灌溉系統的作法及在稻株健康、田間減碳、水資源節約多方面的優點。

 

田間裝設水位感測器,測得的即時水位資訊將可在手機上遠端查看。

▲ 田間裝設水位感測器,測得的即時水位資訊將可在手機上遠端查看。

 

國興資訊公司的廖仕能先生說明碳足跡盤查系統的使用與應用在未來碳標籤的申請。

▲ 國興資訊公司的廖仕能先生說明碳足跡盤查系統的使用與應用在未來碳標籤的申請。

 

現場農友對於智慧灌溉系統與水稻產量品質進行討論交流。

▲ 現場農友對於智慧灌溉系統與水稻產量品質進行討論交流。

 

參加的貴賓們觀摩田間智慧灌溉系統的實際操作。

▲ 參加的貴賓們觀摩田間智慧灌溉系統的實際操作。

 

本場楊宏瑛場長(左)及吳以健副研員(中)與聯米企業蔡宗諺經理(右)對未來低碳灌溉技術的推廣進行交流。

▲ 本場楊宏瑛場長(左)及吳以健副研員(中)與聯米企業蔡宗諺經理(右)對未來低碳灌溉技術的推廣進行交流。

 

Top